近日,辅警“陀螺哥”李超因执着于交通管制而在网络上走红。它就像一面镜子,在它正常的位置上,映照出什么是爱、耐心和责任。 对自己平时的岗位负责,始终保持“热情”。 10年来,李超在车流汪洋中“不停地说话、挥手、奔跑”。他热衷于把一个不起眼、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变成实现自己价值观的“舞台”,深刻诠释了“你的立场可以平凡,但你的态度一定不平凡”这个朴素的道理。另一方面,我们在基层工作,面对的是千家万户,问题琐碎又复杂,政策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压力巨大。日常循环很容易导致工作倦怠。我们要学习李超那种把事业上升为事业的热忱,找到工作与事业的联系。将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转化为细致耐心的答复、孜孜不倦的实地考察乃至精益求精的计划细节。只有这样,才能点亮内心的灯塔,抵御平庸和懒惰的侵蚀,让平庸的岗位闪耀出持续的爱。 他的非凡举动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,运用了他的“创新智慧”。李超的教导姿态虽然“不合常规”,但却被公众广泛接受。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,隐藏着深厚的工作方法论。它不遵守严格的手续,而是专注于解决问题和确保安全,在该路口创造“最佳实践”。基层工作复杂,虽然上级的政策、指示是统一的,但各个社区、乡镇、村的具体情况却有很大差异。如果我们盲目遵守规则如此,我们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官僚主义的陷阱,最终陷入“政策悬而未决”的境地。基层干部必须具备“创新智慧”,勇于超越书本、结合实际的创新方法。把群众满意、问题解决、效率提升作为最终“标准”、最高“规范”。为政策实施注入智慧,在服务群众中展现灵活性,让创新成为解决问题的“金钥匙”。 价值观的调整非常重要,一定要保持“为人民服务的心”。 “保护身后行人”是李超“主导理念”的核心。他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一道“安全墙”。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形象地诠释了什么是“安全第一”、“公共安全高于个人安全”以及什么是“以人为本”的选择价值。像李超这样的基层干部必须时刻扪心自问:“我为谁服务,我信任谁?” 让我们切入点远离喧嚣,不忘初心,磨练“坚持做事的能力”。面对低收入、误解和“别太当真”的警告,李超决定“左耳塞进去,右耳拔出”。这并不是麻木的表现,而是对初衷的明确捍卫。基层是矛盾问题的集中地。基层干部处于干群关系的“巅峰”。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误解或不公平对待。只有保持“风雨无阻,淡定如山”的决心,才能忍受各种喧嚣和干燥。在混乱中保持坚定,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。 李超像陀螺一样旋转,但并不是强迫反应,而是主动舞蹈。他的忍耐不是无奈的忍耐,而是爱的绽放。他回答了这个问题:“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?”以最简单的方式。使用路如纸,姿态如笔,书写了专业、奉献、责任的励志篇章。让我们以李超为榜样,为广大草根世界的人们带来激情、责任和真正的幸福。 来源:京中网(湖北日报) 作者:舒畅(武汉江夏区委统战部) 编辑:王淑贤